“九宮八卦牌”源於“九宮八卦咒輪圖形”,是“文殊九宮八卦”的一部分,傳說這九宮八卦牌乃是蓮花生大士慈悲憐憫眾生經歷的種種苦難,集合了汗、藏、梵三地的文化構成。為了普渡世間眾生,幫助世間的人們破除種種虛妄無明。
首先,聽到這個名字你就會知道它和九宮、八卦有關係,它包含了九宮八卦與十二生肖。九宮八卦牌是斯巴霍唐卡的精華所在,它經常出現於藏密的重大儀式上。在藏語裡斯巴是生死輪回的意思,而霍是我們漢語中畫的假借字,那麼連起來它的意思就是生死輪回畫,這圖生死輪回畫一直以來都是祛除邪惡、降妖除魔的神物。
佩戴此轉運咒牌,可防範因人,事,物,風水、地理所產生的任何凶煞,阻擋一切奇災異禍,趨吉避凶,轉禍為福。
轉輪的。最外圈為十二生肖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屬相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與形形色色的人接觸產生交集,當然會遇到屬相相克的問題。如果能攜帶九宮八卦牌就等同於擁有了十二生肖,無論遇到任何屬相都會事事順利,這個源於宇宙中所有事物都是相生相合的道理。
火焰紋包圍的外圈是吉祥的蓮花,每朵蓮花上都有一類動物,是十二生肖,又叫屬相,與十二地支相配,依次是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龍、蛇、馬、羊、猴、雞、狗、豬。
十二生肖深入到民間信仰觀念裡,成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內容。如婚配上的屬相、本命年等。現代大部分人仍然有信仰生肖的傳統,本命年穿紅衣服戴吉祥物等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與各類人打交道,也許會遇到屬相相克問題,如果能隨身佩戴九宮八卦牌就相當於擁有十二個生肖,無論如何都有遮擋辟邪作用啦,宇宙中所有事物都是相生相剋,一物降一物的。
<千年大昭寺簡介>
“大昭”的名字據說與始於15世紀的“傳昭大法會”有關。西元1409年,黃教開山鼻祖宗喀巴在大昭寺創立傳昭大法會,並將之確立為藏傳佛教界最大的法事活動,從此黃教聲名鵲起。法會期間各大寺廟的僧人雲集此院,觀看被寺廟推選出的傑出僧人進行激烈的答辯。
大昭寺始建於西元647年,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,據史料記載,大昭寺在唐代規模不大,僅有八個殿堂。現存寺院的規模是經元,明,清歷次擴建,遂形成了占地25100餘平方米的規模。整個寺院的建築形式是漢,藏建築藝術的結晶。大昭寺內保存有大量珍貴的佛教文物,最著名的是一件文成公主帶到西藏的釋迦牟尼金像。拉薩之所以有“聖地”之譽,就與這座佛像有關。
大昭寺的佈局方位與漢地佛教的寺院不同,其主殿是坐東面西的。主殿高四層,兩側列有配殿,佈局結構上再現了佛教中曼陀羅壇城的宇宙理想模式。寺院內的佛殿主要有釋迦牟尼殿、宗喀巴大師殿、松贊干布殿、班旦拉姆殿(格魯派的護法神)、神羊熱姆傑姆殿、藏王殿等等。寺內擁有各種木雕、壁畫。
大昭寺是獨一無二的聖地,藏族同胞們歷來都有“先有大昭寺,後有拉薩城”的說法,其內供奉的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“覺沃”佛像更是殊勝無比。(“覺臥”藏語意為至尊、至貴、至聖)
這一尊佛像是釋迦牟尼在世時,按照釋迦牟尼本人形象塑造的,並經由佛祖釋迦牟尼自己給自己的佛像開光加持。在藏族同胞的眼中,此尊佛像和佛祖沒有區別。
世上有三尊釋迦牟尼佛等身像,尤以12歲時釋迦牟尼佛身為皇子時的鎏金銅像最為精美與尊貴。該佛像從古印度傳入中國,又經唐代文成公主帶入西藏,先供奉在小昭寺,後一直供奉在大昭寺。另外兩尊佛像,一尊是小昭寺主供的釋迦牟尼佛8歲等身像,原供於大昭寺,後期遭到破壞,現已修復,一尊是釋迦牟尼佛25歲等身像,現已沉入印度洋中。
相傳,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反對偶像崇拜,不立寺供像。在佛臨終時,只同意以自己三個不同年齡時的模樣塑像,並親自為塑像繪圖,可見其尊貴殊勝。
千百年來,大昭寺的香火不斷,來朝拜的人絡繹不絕,那些賣掉全部家當、從出家門就一路長叩的藏民最終目的地就是這裡,只為用自己的全部積蓄為佛祖臉上抹一把金粉。萬盞酥油燈長明,留下了歲月和朝聖者的痕跡。
<祈請世尊加持~ 札西德樂> !!!!